长春
又被央媒“聚焦”了
这次是因为啥事
一起去看看
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东北振兴发展的“火车头”,被外界形象地称为东北“四大金刚”,在东北振兴中举足轻重。洋、高、新、靓……新华社4月20日刊发文章《东北“四大金刚”变,变,变》,其中在长春“段落”,以长春长“高”为主线的深度观察,多维度“扫描”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
报道中
这些长春“细节”引起中国吉林网注意
截图来源:新华社《东北“四大金刚”变,变,变》
比如,老工业基地长春向高精尖产业转型之路越走越宽,“光学城”“医药城”“卫星城”……新标签不断涌现。而作为传统支柱产业的当家品牌,“国车”红旗也在高科技的“加持”下展露“新颜”。
又如,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公布2020全球科研城市排名,长春位列全球第38位,中国大陆第12位,东北地区第1位。
常言道:
“世上从来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只有脚踏实地的努力。”
“长春长‘高’”,
绝非一日之功。
近年来,
长春围绕“高科技创新”,
持续破解发展“堵点”。
在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背景下,
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
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过去一年:
国内首台12英寸晶圆探针台研制成功。
高铁变轨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长光卫星“一箭九星”海上成功发射。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91户、
科技型“小巨人”企业222户。
专利申请量增长10.4%。
……
这些“点滴”,
都成为长春高精尖产业转型之路上的风景。
同样,
也实打实地释放着长春发展红利。
4月26日《长春日报》报道中,重点关注长春首季“开门红”。其中提到,长春市GDP增长17.3%,增速居东北四市首位,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全省首位度达到54.2%,省会排头兵作用更加凸显。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31.1%,增速位居东北四市第一。
此外,工业经济表现抢眼。大力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统筹推动汽车、高端装备、医药等七大产业发展,汽车、建材、医药、食品产业产值分别增长59.1%、52.7%、51%、32.6%。支持一汽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汽车城,一汽产销量分别增长59.1%和73.5%,其中红旗产销量分别增长190.6%和180.2%。长春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6.3%,在15个副省级城市居第三。
事实上,眼下长春高科技转型硕果,正是吉林省高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这些年,吉林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现在已经有非常明显的成果了,尤其是以探索性产业例如长光卫星等,就是‘无中生有’典型样本,这些都是长春发展的生动实践。”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告诉中国吉林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不断注入科技驱动力为吉林振兴赋能。
数据会说话!
26日刚刚出炉的吉林省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GDP同比增长14.9%,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实现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