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在哪?“疫情造成学生慢就业、缓就业、不就业”“做实体经济的企业招聘计划缩减”“高校尚未开学,线下校招缺失”……多所高校就业部门人士纷纷表示,正视瓶颈和窘境才好突围。
长春大学“动”得很早。一边早下手征集用人企业需求,一边向应届毕业生推介重点网络招聘会,更同时撰写《就业战疫服务指南》。这份电子版“求职地图”可派上了大用场,难怪有学生评价说:“电子手册在手,工具书全有”。长春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袁旭东说,长大启动“百日冲刺行动”仅十余天时间,该校就业率已提高了10个百分点。
长春财经学院就业处处长耿子健也有一个好消息,今年学校不仅为3位家庭困难的毕业生找到了合适岗位,更通过及时建立“一生一策”动态管理档案,对应届毕业生开展就业预期和职业生涯规划测评。“这个测评能分析出学生倾向哪个行业、目前心理状况等数据,相当于给每位大学生定制了一份‘个人说明书’,有利于学校给予职业引导。”截至目前,该校已有80%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其中有60%的学生意愿留长就业。
“不见面”招聘存在交流弊端?吉林动画学院应届毕业生小陈可不这样认为。学校开展的2020届毕业生春季文化创意产业类网络招聘会,以及老师对岗位的精准推送,让专业对口的她顺利通过长春一家影视公司的视频面试。
想打通“不见面”的壁垒,就要在网络招聘中展现真实水平。吉林动画学院吉动文化艺术集团互创事业群建立的国内首个全球青年创新创业O2O“互创世界”服务平台,恰好发挥出“应聘先拿好作品说话”的优势,在平台上为学生建立作品档案,提高了求职成功率。
设有企业资讯、云孵化平台、人才对接等围绕师生创业的多个板块,结合疫情期间毕业生求职需求,平台还进行了多项技术研发,开发出网络宣讲、线上招聘会、线上创投会等多项功能,为提升网络招聘会的时效性、安全性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为消除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该校主动对接市场需求,集中向行业高端企业和学校战略合作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近400人。通过制定扶持政策,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正在积极参与到学校联合创业项目中。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有两项“传统”——每年定期组织大三学生到专业匹配企业实践实习;校企联合建立学生订单培养,定向为企业培养需求人才。突遇疫情,“传统”得以迅速变现。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赵阳就是受益者之一。所学专业对口,大学期间检测药品实验做得多、知识掌握好,又有在修正药业实习的经历,这让小赵“技”高一筹,成功入职。无独有偶。该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曲俏莹是学校苏宁校园菁英俱乐部的一员,近来苏宁正在经历发展转型期,人事部门人才需求量较大,在应聘中表现优异的她脱颖而出,收获了心仪的工作。
目前,学校已建立苏宁校园菁英俱乐部、百胜菁英预科班、京东少东家等多个学生实践实习团队。在校期间,合作企业会把企业文化和用工需求植入培养课程,因定向育人更具适用性、针对性,该校今年留长就业人数达400余人,充分实现促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