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0-24时,吉林市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截至5月13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2例,治愈出院9例,在院隔离治疗3例。上述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159人,已解除医学观察134人,正在指定地点进行隔离医学观察25人。5月13日0-24时,吉林市新增本地确诊病例1例。截至5月13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27例,治愈出院5例,在院隔离治疗22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正在医院隔离观察。现有本地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374人,均在指定地点进行隔离医学观察。5月13日0-24时,吉林市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截至5月13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6例,其中:境外输入2例(1例已订正为确诊病例并治愈出院,1例正在隔离医学观察);湖北省输入1例(正在隔离医学观察);本地3例(1例已订正为确诊病例,2例正在隔离医学观察)。现有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6人,正在指定地点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新增本地确诊病例,女,1967年出生,吉林市人,与5月11日吉林市通报确诊病例3有关联,住址为吉林市丰满区红旗街四合田园小区。
4月26日至5月2日每天4时至8时骑电瓶车到黄旗街早市卖苞米,15时至18时骑电瓶车到临江市场卖苞米。5月3日4时至8时骑电瓶车到黄旗街早市卖苞米,晚上在江湾路铁锅炖鸡聚餐。5月4日至9日每天4时至8时骑电瓶车到黄旗街早市卖苞米,15时至18时骑电瓶车到临江市场卖苞米。5月10日出完早市后,9时到四合田园小区门口的大超超市和百兴超市购物,下午去临江市场购物。在购物过程中均佩戴口罩。23时出现发热症状。5月11日上午自行隔离,16时乘出租车(本人记不住车牌号,出租车正在追查中)到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隔离治疗。请在上述过程中与该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及时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
1.强化全面排查措施。发挥社区村屯、行业部门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作用,对确诊病例密接人员、境外返吉人员和高风险地区旅居人员,实行网格化、地毯式全面排查,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2.强化社区村屯封闭措施。城区以居民小区为单位,乡村以自然屯为单位,全面实行封闭管理,做好扫码、登记、测温工作,严防人员随意出入。城乡结合部通达性较强或公路沿线的村屯要组建巡逻队,严格加强管控。3.强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主体防控责任。通过建章立制、测温消毒、封闭式管理等方式落实主体责任。4.强化交通管控措施。停运所有客运班线、旅游包车,货运车辆正常通行。前往外地人员须持48小时内自费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并严格自我隔离后,方可登记出城。5.强化药店诊所管控措施。城区药店、诊所停止销售“一退两抗”药品(退热、抗病毒、抗生素类药品),诊所禁止接诊发热病人,并引导至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对违反规定的一律予以关停。6.强化文化娱乐等人员聚集场所管控措施。全市所有室内景区、影剧院、歌舞厅、游艺厅、营业性演出场所、网吧、室内体育场馆、棋牌室、麻将馆、台球厅、浴池等人员聚集场所一律停止营业。7.强化公众聚集活动管控措施。人员聚集性活动一律暂停举办,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举办任何形式的聚餐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一律禁止堂食。营业性餐饮单位就餐人员每桌不超过3-5人、间隔1米以上,倡导提供外卖服务。8.强化佩戴口罩强制措施。所有人员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必须佩戴口罩。9.强化消杀保洁措施。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商场、超市、车站等公共聚集场所,以及出租车、公交车等各类公共交通工具,严格落实日常消杀、保洁措施。10.强化物资保障措施。做好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和“菜篮子”“米袋子”等生活必需品保障供应,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行为,确保市场平稳有序。11.强化依法防控。对拒不执行相关要求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上述管控措施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除时间视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另行通知。
根据吉林省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自2020年5月13日6时起至另有通知时止,暂时停办吉林站(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始发及经由旅客列车的旅客乘车业务。已购买车票的旅客,可以在12306网站或售票室办理退票。
5月13日,吉林市教育系统发布通知:强化吉林市城区教育教学活动管控措施,禁止校内外所有聚集性教育教学、研学、集训、辅导、各类培训教学、补习、比赛、展示、评比、考试等活动,已经复学的年级一律转为网上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