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卫士—奢岭街道幸福村综治协管员黄玉书

时间:2021-04-27 来源:集安广播电视台


图片

履职尽责  甘于奉献

做一名基层平安建设的实践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前言 ★

黄玉书,长春市双阳区奢岭街道幸福村四社综治协管员。他从2008年由一名综治维稳战线的新兵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排头兵,从最初对综治工作的几许向往到现在的无限热爱,他始终坚守和战斗在“三式联调、四级联动”,为打造平安双阳,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层第一防线上。

打铁还须自身硬


_
2008年,双阳区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实施了“三式联调,四级联动”的工作模式,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在农村聘任综治协管员,维护基层和谐稳定的做法。黄玉书通过层层选拔和考核,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综治协管员,他深知这份工作责任重大,也常说:“如果国家是一个机体,那么基层就是组成这个机体的细胞,而综治协管员就是让这个细胞保持活力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细胞健康,国家才能健康。”所以他把综治协管员这项工作放在了国家大局中来看待和认识,决心一定要干好这份工作,干出成绩来。以德服人,发挥自身榜样作用。为了规范管理综治协管员这支队伍,区里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来严格要求综治协管员,在他看来,制度约束只是一方面,是一种工作策略,关键还是要靠自我约束,自觉践行制度规范。如果综治协管员本身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没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要做好综治维稳工作是很困难的。所以,作为一名综治协管员,德行人品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常说:“高尚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从事综治维稳工作的综治协管员来说,在群众中的印象好与坏,威望高与低,将直接影响工作效果。因此,他十分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一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做知法、守法、用法的好村民;一方面不断提高自己在群众的威望,做乐于助人、扶危济困的热心人、好心人。正是由于他重德立行,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从而为自己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开展工作营造出了良好的氛围。学习为要,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为了完成综治协管员维护基层平安,化解基层矛盾,促进基层和谐的工作任务,履行好“一岗五员十责”的工作职能,他深知必须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因为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法律法规、国家大政方针和一些工作策略方法,才能让群众信服和满意,才能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才能使自己在综治工作中游刃有余,实现辖区和谐稳定的目标。为此,一方面他向经验丰富的综治协管员学习,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一方面向书本学,自掏腰包购买一些法律法规方面的书籍,同时,经常读书看报,了解党和国家路线、方针和政策。此外,他注重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把每次工作中的亮点和不足都记录下来,针对亮点把它拔高升华;针对不足分析原因,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改进。从事综治工作以来,他已经记录了近十万字的学习笔记和工作记录。正是通过不断学习,使他的理论水平和群众工作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也为综治工作收到好的效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_

为综治工作奉献终身


_
他总说:“做综治工作方式方法很重要,好方法能够取得的效果。在运用好方法的时候,一定要选好角度,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掌握火候,把握时机,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调纠纷,促和谐,做邻里之间的“和事佬”。在处理矛盾纠纷中,他深深地感到“百姓事情无小事”,家庭之间或邻里之间,哪怕是鸡毛蒜皮的一点小事,如果没人及时去化解,也可能引发大的矛盾纠纷,甚至会导致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的发生。他们屯里的一名8岁男童在玩耍时,不慎把同组的三户人家的柴草垛点着了,由于当天风干气燥,柴草垛火势很难控制,群众临时扑救根本没有效果,经消防队扑救后,三家的柴草垛只剩下个底儿,根本就不能用了。时值夏末,这三户人家也无处取柴,而在农村没有柴烧,会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甚至都吃不上饭,于是这三家当事人气呼呼地找上门去讨要柴火。他知道这件事情后,赶紧赶到现场,在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对事件当事人双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先稳住了他们的情绪,然后进行耐心地调解。在调解的过程中,他了解到,孩子家认错态度非常好,但因为限于家庭条件,一时间拿不出钱来赔偿受害人家的损失,而不赔偿又觉得于情于理说不过去。而三户人家面临无柴之境便催逼孩子家马上赔偿,要不然就把孩子家的柴火分了,说着就准备车要拉孩子家的柴火。此时,孩子家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没办法,干打转儿。情急之下,拿起铁锹,横在自家的柴草垛前,双方一时僵持不下,现场火药味十足,一触即发。他看到眼里,先是稳住双方。随后,他没有征得家人同意,把自家准备给老伴镶牙用的1200元钱借给了孩子家,分别赔给三户人家,双方握手言和,使这场因为火灾引起的纠纷得以化解。强防控,创平安,做辖区平安的“守护者”。他所在的屯,与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等几所大学毗邻,因此针对学生服务的外来人就非常多,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根据这一实际情况,他经过认真思考,想出了“一册一图一队”的方法,即:建一个外来人员登记册,绘一张辖区地图,组建一支治安巡防队伍。在对外来人员登记时,在准确登记他们基本信息的基础上,还定期走访,随时变动信息,掌握动态信息,做到“知信息、知情况、知动向”,同时,按照要求,把他们的身份证复印留存。在大学老师的帮助下,他手绘了一张他管区域的地图,并把网吧,歌厅,台球室,小旅店等重点场所和部位都标注出来,定期对这些地方进行巡逻,收集信息。他还组织发动本屯的几名治安积极分子,组成义务治安巡逻队,在屯子及周边重点区域开展巡逻防控,有力地维护了本屯及学校周边的治安秩序。有一次,他接到一个超市老板的电话,告诉他自己刚刚被被一男一女骗了,在他店里买东西的这一男一女在结账时抢着付钱,他就降低了警惕,收了一张百元的假币。得到这一信息后,他迅速开通“平安之声”大喇叭,向全屯通报了这个情况,告诉大家要加强防范,以防受骗,如果发现骗子要及时报告。同时,组织治安巡逻队员,通过巡护震慑不法分子。后来多家超市的老板打电话给他,对他及时播报信息表示感谢,这使他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增强了做好维护辖区平安的信心和决心。送关爱、促成长,做重点人群的“帮教员”。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重点青少年的帮教工作,也是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他经常教育屯里的中学生,要好好学习,掌握本领,报效祖国。鼓励学生多渠道成才,不仅可以考大学,还可以通过上技校、当兵等途径成才报国。为了防止孩子们成为网吧、游戏厅的“常客”。他主动担负起了网吧、台球室等娱乐场所的义务监督员,对于进入娱乐场所的未成年人,他一方面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一方面对经营业主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让他们守法经营。屯里有一名因聚众斗殴被劳动教养过的男孩,进去前是未成年人,出来后已经是成年人了,由于其家庭贫寒,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他和体弱多病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因年事已高,疏于对他管教,致使他出来以后,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他看在眼里,也急在心里,这样下去孩子有可能会再次走上犯罪的道路,于是,他经常到孩子家里走访,也经常把他请到家里吃饭,一方面让他能感受到家庭温暖;一方面通过沟通,对他进行教育。使他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人生。他还给孩子在亲属的铝合金店找了一份学徒工的工作,孩子很聪明,学东西也快,现在他的亲属不但给孩子涨了工资,还让他带起了徒弟,孩子每天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舍小家,为大家,甘当综治工作的“奉献者”。作为一名综治协管员,他也有群众不理解时的苦闷、有家人抱怨时的困惑、有辛苦付出得不到回报时的辛酸。但当一名综治协管员他从没后悔过。他常想:“他应了综治协管员这个差,他就要履行职责,认真工作,为维护本村的和谐稳定去做事。”在巡逻护线、调解纠纷时,他经常会遇到胡搅蛮缠的当事人,当时他也很生气,而且有时为此耽误了家里活,还伤了身体,尽管家人、亲属、朋友都感到不理解。就连他老伴也有气,总是叨咕说:“这个活也不是轻松,挣得不多,早出晚归且不说,跟人家生着气,耽误家里活,不值得。认真工作,想不到念不到就要得罪人,他看还是这600块钱把你支的”。听到这话他总是说:“钱其实不多,但他觉得这钱分量很重,喜欢这个为民解忧的差事,钱是小事,责任是大事,有困难他不怕,有党和政府给做主,有政法委、综治办为他们撑腰,有再大的困难都不怕。”正是这种信念支持他,一如继往,孜孜不倦地做好综治工作。


_

黄玉书说:荣誉的取得,是党和政府给予的,是村民信任、支持我的结果,也是我前进的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尽职尽责,尽心尽力,扎扎实实地工作,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坚持为民服务,进一步加强学习法律知识,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为维护双阳区社会稳定,政治安定,建设群众满意的平安双阳,做出应有的贡献!


热门

热点新闻
点播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