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区大力推进环保攻坚,生态优势在标本兼治中充分彰显。倾力办好为民实事,民生福祉在共建共享中日益增进。今天播出《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第四期。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销号率、交办案件办结率分别达到91.4%、99.2%。投资2.87亿元实施水利工程17项,持续加强畜禽粪污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砖瓦窑桥国考断面年均水质保持Ⅲ类标准,幸福河湖建设入选水利部典型案例。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7.5万亩。启动到期关闭矿山治理26家,修复历史遗留矿山26.5公顷,打造绿色矿山3处、矿山公园2处。扎实推进秸秆禁烧管控、燃煤锅炉改造,深入开展扬尘污染专项治理行动,预计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创建无废单位25个,更换新能源出租车336辆,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通过省级论证。
30件民生实事有效落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10万元,建设县级返乡入乡创业基地3个,新增城镇就业28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47万人次。城乡低保分别提高到660元/月、470元/月,及时发放退役军人优抚、残疾人补贴等资金2500余万元。椿萱养老院、双福养老照护中心主体封闭,实施适老化改造192户,乡镇级敬老餐厅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覆盖。153中学异地新建项目竣工使用。教育教学质量跃升工程成效明显,公办幼儿园占比提高10.3%,新认定市级骨干教师351人、数量居县域首位,高考特殊类型进线率达18%。区医院异地新建项目主体完工,医共体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完成,春晖国际康复医院试运行,太平卫生院改扩建项目投入使用。二级医疗机构实现“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中医院康复科、区医院骨科分获省市重点专科。组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270余场(次),多功能全民健身中心投入使用。有序推进政府债务化解。持续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一批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在全市率先完成“一街一所”警务改革,新建街面警务站2处,社会面巡防效能持续增强,全区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分别下降30.4%、3.3%,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深化交通安全事故减量控大专项行动,亡人事故下降37.5%,长双快速路开通以来亡人交通事故“零发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整治各类安全隐患4400余项,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制作:刘建锋 张维倩
初审:张 楠
复审:王亚丽
终审: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