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由长春市教育局、长春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长春市中小学创建“科技型校园”推进会在我区滨河实验学校召开。长春市各县(市、区 )教育局主要领导、各县(市、区)科协部门领导、我区中小学校校长参加会议。
推进会上,区教育局被授予“长春市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区”牌匾,区滨河实验学校、区第一实验小学、区前城小学、长春市第150中学、长春市第152中学、长春市第157中学、长春市第162中学七所学校被授予“科技型校园”牌匾。
我区部分科技教师代表还进行了科技教育教师微论坛展示。
区教育局在会上了做了“科技型校园”创建经验介绍。区滨河实验学校、长春市第162中学等长春地区4家学校也做了创建经验介绍。
全市创建“科技型校园”工作开展以来,我区高度重视,始终将其作为提升学生科技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纳入我区教育质量“五年跃升工程”,着眼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科技型人才,坚持高位统筹、分类施策,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搭建载体平台,配强师资队伍,鼓励引导各级各类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开设各具特色的科技课堂、丰富教育教学内涵,为全区中小学生提升科技意识、增强创新能力营造了良好环境。
近年来,区教育局始终把普及青少年科技知识、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作为落实教学质量“五年跃升工程”的重要内容,围绕“抓住一个中心,做好两篇文章,搭建三个平台”的工作思路,积极推动全区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跨越发展。积极整合利用市、区科技教育资源,弥补科学教育资源供给的不足,不断加强校内科技场所建设,做好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积极参加校外科技教育活动。
会议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科课程载体作用,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科技教育的内容,特别是综合实验课程,要进一步普及科学常识,渗透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引导青少年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在生活中树立科学的生活态度,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大胆参与科学实践的创举。要积极开展科学教育的主题实践,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成立科技社团和科学兴趣小组等,开展多种形式科学主题活动。要加强对有科技兴趣的学生的培养,搭建成长、发展的平台。要加强中小学科技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分层次的进行系统培训,不断提升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推进会前,与会人员观摩了区滨河实验学校科技长廊、我区各中小学校科技作品展区和学生科创活动展示以及区滨河实验学校科技课堂教学展示。
区领导史延文、贾秀丽参加推进会。